上海爱乐乐团甘肃酒泉公益巡演引关注

2025年6月28日 14:09评论关闭Views:

中国娱乐前沿讯 在河西走廊尽头,酒泉静卧于雪山与戈壁之间,昔日的丝绸之路重镇,如今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摇篮。6月23日至27日,上海爱乐乐团“红旗下的使命”甘肃酒泉公益巡演让音乐跨越山河,让海派艺术的细腻与西北大地的雄浑碰撞。

乐团在5天内完成了5场演出,用音乐致敬文物保护工作者、无私奉献的航天人、扎根西北的医务工作者。当《敦煌儿女》的旋律在莫高窟星空下流淌,当《红旗颂》的旋律穿透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夜晚,他们用音乐连接彼此,也完成了精神的传承与心灵的对话。

敦煌之夜:当交响乐遇见千年壁画

6月24日晚,敦煌大剧院,上海爱乐乐团“红旗下的使命——向莫高窟文物保护工作者致敬”音乐会举行,观众席里有600位常年与风沙为伴的莫高窟文物保护工作者。

演出前的彩排,上海爱乐副团长、常任指挥张亮对乐手们说,一定要拿出200%的状态,为文物保护工作者们演奏,“他们是历史的守护者,而我们演奏的古典音乐也是一种‘声音的文物’,我们都在传播悠久的历史文化,希望能用音乐将我们的敬意和对敦煌的热爱传到更远的地方。”

这是张亮第二次来敦煌。上一次是多年前,他和上海爱乐驻团作曲龚天鹏慕名来采风;这一次,他和乐团成员们到敦煌研究院与文物保护工作者们进行了文化交流,“第二次来,我更能理解,为何有人踏上这片土地就深深爱上它。”

音乐会上,乐团演奏了黄安伦作曲的芭蕾舞剧《敦煌梦》选段,以及改编自沪剧电影《敦煌女儿》“守望理想”唱段的乐曲,倾诉了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献给大漠的心声。在龚天鹏看来,这场音乐会是一次“双向奔赴”,上海的海派气质与敦煌的厚重历史在此刻交融。

音乐会上,特邀唢呐演奏家刘雯雯与上海爱乐乐团合作了一曲《百鸟朝凤》,观众惊叹于她用循环换气法演奏的不间断长音,“唢呐这件乐器本身,就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象征——它经由古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如今已成为极具中国特色的乐器。在敦煌这个丝路重镇演奏它,再合适不过了。”

刘雯雯曾演奏过敦煌壁画中出现过的筚篥,“筚篥和唢呐虽同属双簧乐器,但音色和性格完全不同:唢呐高亢嘹亮,筚篥凄美幽远,希望能继续研究这件敦煌古乐器,将它的声音传向更远的地方。”

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从上海爱乐乐团的音乐会联想到敦煌壁画中的乐舞场景,感到一种精神上的共鸣,“他们的表演让敦煌文化被更多人熟知,也使敦煌文化的影响力更广、更远。上海爱乐乐团音乐家们对艺术的执着与我们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是相通的,也激励我们每一个莫高窟人继续努力,把莫高窟保护好,研究好。”

星空下的致敬:在东风航天城奏响《黄河》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5周年。6月27日晚,“红旗下的使命——致敬东风航天”专题音乐党课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礼堂举行,台下坐着许多身着蓝色工装的航天人。音乐会开场,上海爱乐的演奏家们联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军乐队共同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音乐会上,上海爱乐乐团奏响了吕其明管弦乐序曲《红旗颂》60周年纪念版。95岁高龄的作曲家吕其明也发来视频祝福:“我用音乐歌颂红旗,而你们让红旗精神绽放光芒。祝中国的航天事业在党的领导下蒸蒸日上,创造更多的中国奇迹。”

1970年4月,当“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时,《东方红》的旋律首次在太空响起。音乐会上,特邀钢琴家元杰和上海爱乐乐团合作了钢琴协奏曲《黄河》,尾声融入的《东方红》和《国际歌》的旋律振奋人心。特邀歌唱家梁彬、席燕娟还唱响《英雄赞歌》《领航》。

演出后,元杰说:“《黄河》是振奋人心、代代相传的华夏经典,我看到观众席二楼许多没有座位的观众站着聆听,沉浸在音乐之中。在第四乐章《保卫黄河》尾声,我感到全场仿佛屏住了呼吸,跟着音乐一起重温、缅怀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也从中汲取力量,继续前行。”

元杰演奏的钢琴,是他亲自安排,花了8天时间从广州运来的。这台钢琴曾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出现在天安门广场,“据我所知,这是东风航天城首次迎来一台九尺钢琴,演出前进行了精心调律和紧张排练,让我得以在现场更好地呈现这部经典。”

今年4月,上海爱乐乐团党总支书记、副团长陆蕾曾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见证了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感到深深的震撼和对航天工作者的敬佩,“我们看到的只是辉煌的一瞬,而这背后是多少人默默的付出。我们今天享受的安稳生活,又有多少人在背后用生命守护着。”

时隔两个月再次来到这里,陆蕾带领上海爱乐乐团一行在演出前开展了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艺术家们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历史展览馆了解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在问天阁参观航天员出征前的居住区,在载人航天发射场的发射塔架下,仰望曾托举神舟飞船升空的钢铁巨臂。参观完历史展览馆时,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陆蕾说:“就像欣赏完一场精彩的音乐会一样,年轻的艺术家们用他们的方式向无私奉献的航天人致敬。这趟西北之行不仅是一场巡演,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我们都得到了精神的洗礼。”

从机场、医院到古城楼,处处有音乐

上海爱乐的甘肃之行,从6月23日的浦东机场便拉开序幕。张亮指挥60余名音乐家为中外旅客带来《红旗颂》《威风凛凛进行曲》等中西名曲,让机场变身没有围墙的城市音乐厅,为旅客送上诗意瞬间。演出结束后,艺术家们随即启程飞往甘肃,沿途处处有音乐。

6月25日晚21时,酒泉鼓楼前响起了《上海滩》的旋律,引路人纷纷驻足。上海爱乐乐团的音乐家们刚乘飞机抵达酒泉,就马不停蹄来到这座酒泉的文化地标。鼓楼始建于东晋时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化遗产。灯火中,“气壮雄关”四个大字璀璨夺目。

演奏家们带来《上海爱乐号角》、1986版《西游记》片头曲《云宫迅音》以及《黄土高坡》,龚天鹏改编了这些作品,还在现场当起了指挥。热情的当地观众,合着乐声唱起了《上海滩》和《黄土高坡》,并在演出结束时意犹未尽地高喊“再来一曲”,《黄土高坡》的旋律又一次响起。人群中,一位老先生激动地说:“演得好!上海的音乐家,你们辛苦了!”

6月26日一大早,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的大厅里,弦乐四重奏悄然响起。演奏家们带来吕其明《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城南旧事》,施光南《在希望的田野上》,朱践耳《唱支山歌给党听》等作品,加演的一曲《我和我的祖国》更是引发现场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大合唱。

2023年7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被列入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由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和酒泉市人民医院合作共建,目前,这里有17位来自上海的医生驻守,今年7月1日起,一批新的医生又将从上海来到这里。“我们带来了上海的管理经验,人性化的医疗体系,还有咖啡馆和24小时超市,今天,这里又充满了来自上海的音乐。”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执行院长高臻说,“这是我们医院第一次举办这样的现场音乐会,音乐给病人和医护人员带来更放松的环境,带来心灵的抚慰。”

从敦煌大剧院到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从酒泉鼓楼到上海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上海爱乐乐团在西北大地上留下音乐的印记,也带回感动与力量。本次上海爱乐乐团2025甘肃音乐行也感谢垣信卫星荣誉呈现、浦发银行兰州分行与上海广播电视台艺术人文发展基金会的特别支持。

(酒泉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Tags:

评论已关闭